位置导航:

嵊州市实施“一圈一杆一绳”防溺水装备公益项目 托起遇险群众“生命之舟”

       嵊州市内河网密布、水系众多,河道两岸堤坝坡度较大,溺水事件偶有发生。针对溺水事件发生后救援时间紧、呼救耗时久的矛盾,嵊州市于2017年启动“一圈一杆一绳”防溺水公益项目,在溺水事故易发的重点河段和山塘水库设置救生杆、救生绳和救生圈等防溺水装备,并创新打造国内首个公益救生装备“数字导图”,有效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实现“小项目、大效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利用装备救援溺水者38人,救援速度约提高一倍以上。该项目多次获省、市级志愿服务项目比赛大奖,今年4月6日,浙江省红十字赈济业务工作会议暨“防溺水”项目现场会在嵊州市召开,相关做法获全省推广。

       一、小投入、大动作,高位启动实现救生装备“需之即有”

      (一)社会化筹资。在项目初期众筹资金2万元基础上,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如统筹红十字会和民建嵊州市基层委员会,联合设立“公益救生装备”专项基金,由民建发动会员单位,每年捐赠约6万元,用于采购、安装和维护防溺水装备。截至目前,已募集并投入资金40余万元。

      (二)精细化布点。根据人口分布、水域分布、水岸堤坝坡度等情况,分析划定溺水事故易发区域,并综合最佳救援时间、救生装备取用耗时等因素,精准确定救生装备放置地点。截至目前,已在全市溺水事故易发的水域(非饮用水源保护区)安装1120套救生装备,基本实现城乡重点水域无死角。

      (三)协同化推进。建立由市政府牵头,红十字会、公安、应急管理、教体、水利、供电等6个单位和15个乡镇(街道)协同,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明确选点布点、装备安装、运维管理、日常巡查、人员培训、救援实施、信息共享、物资保障、力量支持、宣传教育等全方位工作职责,高质高效实施项目。

       二、小设施、大配套,多元保障实现救生装备“物尽其用”

      (一)“数字导图”保障装备易寻易得。由国网嵊州市供电公司出资13万元对救生装备进行数智化改造,嵌入定位芯片,并依托地图App、小程序等平台,研发国内首个公益救生装备“数字导图”,精准标注每套装备的经度、纬度,确保救援人员及时就近找到救生装备,提高救援效率。如2021年正月初六,该市市民张旗利用“数字导图”小程序,快速找到救援装备,仅用4分钟便成功救援落水女子。

      (二)“人机共巡”保障装备高效匹配。统筹河(湖)长、网格员、无人机班组等力量,对河道、水库、堤坝等区域开展日常巡查,根据溺水高发时段和易发水域,分级启动“红黄蓝”三级风险响应,对应不同巡查频次,如在暑期将巡查频次从一周一次调整为每天早晚各一次,确保第一时间锁定水域险情,高效匹配就近救援力量,缩短落水发现救援时间。截至目前,已落实巡查人员170人,配备无人机12架,发现险情8起,落水发现救援平均用时从项目实施前的15分钟缩短目前的5分钟左右。

      (三)“多维宣教”保障装备普适易用。构建立体化宣教体系,在“数字导图”平台中开设防溺水课堂,通过融媒体平台、家校平台、线上家长群、线下义务宣讲活动等渠道进行宣教,普及救生装备和“数字导图”使用方法,并在溺水易发区设置警示标牌,在救生装备旁标注详细教程,确保装备作用有效发挥。截至目前,已利用装备救援溺水者38人,其中36人为群众自发施救。

      三、小坚持、大改变,长效运维实现公益项目“扩面升温”

     (一)循环互促,救生装备动态升级。针对项目初期救生装备套数不多、覆盖区域小的问题,以公益为导向,建立“救援成功-获认可关注-募集更多装备物资-救援范围扩面”的良性循环,推动项目迈入成熟期。如溺水者姚金富获救后捐赠50个专业救生圈、农商银行捐赠价值35万元的救援车辆;又如“红船·光明闪应”志愿服务队对救生杆加装太阳能警示灯,方便夜间取用。截至目前,救生装备已从最初120套扩展至1120套,覆盖范围从城镇扩展至全域。

     (二)练战结合,救援力量“一队多用”。邀请全国知名救援技术专家,为救援队员开展专业培训,并每年组织大型水救实战演练,提高救援队员专业化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该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在连续两届绍兴市社会救援力量比武中名列前茅,在2021年绍兴市桨板救援比赛中获团体第一名、囊括个人前三名。同时,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组织救援力量参与嵊州石道地水灾救援、甘霖雅言楼抗洪抢险、杭州湾落水市民搜救、利奇马台风救援等突发事件,持续扩大救援服务“半径”。

     (三)全民参与,公益事业共建共享。针对项目初期装备丢失、损坏情况频发的问题,建立救生装备巡查制度,将救生装备分成5个片区,通过志愿服务形式,定期巡查更新,日常巡查一季度一次,夏季溺水高发期每月巡查一次,同时,广泛宣传成功救援案例,提高群众对项目的关注度、认可度,促使群众自觉爱护救生装备。截至目前,救生装备年缺损率从最高95%逐渐降低至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