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他,用爱心和光明恩泽社会

——嵊州男子捐献遗体、眼组织和脑组织感恩回报

        “从先生出事到现在,一路走来,我们受到太多帮助和恩惠,无以为报。他走了以后,如果火化,就什么都没有了,可是捐出去,不仅能帮助到其他人,能让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好让我们有个念想。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向社会各界帮助过我们的人说一声谢谢。”7月22日下午,在绍兴市中医院急诊科,其妻子语带哽咽的说道。

                                                                                                          市中医院、市红十字会、浙大医学院等工作人员向捐献者默哀致敬

                                                                                                    直系亲属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签署捐献文书

       44岁的马先生是嵊州谷来镇人,原是绍兴一所驾校的教练,妻子是诸暨枫桥人,在市区一所幼儿园做阿姨,他们有两个孩子,大女儿正读初二,小儿子马上就要读一年级了,在市区城东租住,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日子过得平淡幸福。
去年10月28日,马先生突发性脑出血。当晚在南京一所医院进行开颅手术,但是情况很不好,10月29日凌晨3点,因脑水肿,进行二次开颅手术,随后转入ICU,22天后转到了南京康复医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前前后后花费了25万元左右。除了家里的积蓄以外,大部分的钱都靠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到。今年1月回到绍兴家中,失去了记忆和语言功能,其妻子每个月工资2500元,除去1000元的房租,剩余1500元要承担起一家人所有的开销。在朋友的帮助下,向绍兴市红十字会申请了“炉峰慈联·大病救助”项目,并接受了该项目3万元的救助。”其妻子说到,两年前自己的父亲因病逝世,也捐献了眼角膜:“父亲生前常看报纸,看到过器官捐献的例子,曾嘱咐过我们去向红十字会登记。“父亲病重住院后,弥留之际依然坚持要捐献器官,这件事给我和先生带来很大的震撼,也是那时候我们就约定,将来去世后,把遗体和器官都捐出去。”
       马先生去世后,其家属主动联系了市中医院器官遗体捐献登记站,要求捐献。此次眼角膜捐献接受单位是邵逸夫医院眼科,脑组织则由浙江大学人脑组织库接受,遗体由浙大医学院接受。
       马先生走了,但精神在奉献中得到延续和传承。也必将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共同参与这项功德无量的大爱事业,为推动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这是今年绍兴市本级首例遗体(组织)捐献。截止目前,全市累计6178人志愿登记成为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实现器官捐献89例,遗体捐献69例,角膜捐献88例,脑组织捐献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