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党政重视 部门合作 社会参与 在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人道力量——绍兴市全面落实红十字“理事真理事、理事办实事”工作事项清单

       2018年,绍兴市在全国、全省率先实施市直理事单位“理事真理事,理事办实事”工作事项清单,在事前对接的基础上,对54个理事单位明确103个工作事项,虽受机构改革影响,仍于年底前完成83项,落实率超过80%,真正形成“党政重视、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群众受益 ”的良好局面,在全社会唱响好声音,集聚正能量。市红十字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贡献奖”,连续第二年获得市委市政府考核一等奖,连续第三年蝉联全省红十字系统综合考评第一名;机关党支部获五星级机关党组织、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主要做法是:
       一、积极纳入“五星达标、3A争创”,助力乡村振兴
       1.红十字工作列入“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内容。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市委组织部、市农办、市旅委将基层红十字救护站建设、红十字志愿服务等纳入“文明星”创建,全市已累计在3A景区村、五星达标村设立红十字救护站480个,开展救护培训234场,培训14847人次;开展志愿服务1066场,受益群众153378人次。
       2.红十字工作列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在市农办的积极推动下,全市首批确定12个试点乡镇,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含AED)普及工作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提高人口较为集聚的中心镇救护培训覆盖面,目前,12个乡镇共组织救护培训440场、42215人次,取得救护员证4783人。
       3.应急救护培训列入“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围绕提高农民自救互救能力,市农办将救护培训纳入农民知识培训菜单,在全市农村开展救护员取证培训101场、6391人;普及救护知识724场、81444人次;取证率达到0.29%、普及率达到1.27%,全省领先。
       二、积极服务重大活动和赛事,助力健康绍兴建设
       1.积极承担民生实事工程,高质量推进公共场所配置AED三年行动计划。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公共场所配置AED项目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率先系统化实施的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市应急、财政、教育、交通、文广、卫生等9个理事单位主动履责,联合承担AED的配置、管理和日常应急处置任务,首批112台全部到位,并率先建立市县联动、全市联网、智能寻找、远程监管、责任共担、全员培训、志愿应答体系。全市举办AED救护员培训班89期,取证3216人,合格率94%。
       2.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在环城河等重点河道区域设置救护点。在市治水办、河道办等部门单位支持下,为河(湖)长组织救护培训1期、50人;在环城河和山塘水库等易落水地投放救生圈1950只,救生杆352个;在教育局支持下,利用寒暑假开展青少年防溺水教育和技能培训20余期、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册,绍兴溺水事件明显下降。
       3.参与G20杭州峰会,为全体安保人员开展救护培训。在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的支持下,全市共培训60期、5000人。
       4.连续二年承担“越马”赛道保障任务。联合市体育局,累计选派红十字志愿者1264人次,为赛道医疗观察哨志愿者开展应急救护培训26场、1315人次,服务参赛选手200余人次。
       5.积极筹建生命安全教育体验馆。积极争取上级经费支持,发挥红十字优势参与城乡社会治理,争取上级资金160余万元,指导诸暨、上虞生命安全教育体验馆建设,力争成为全市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基地。
       此外,全市已累计建立救护培训基地62个,市公安局出资在警校建立国标级红十字救护培训示范基地,公安民警全员取证培训列入警务教育计划,近二年,在公安出警中通过学到的应急救护技能已成功救活群众3人;市总工会建立红十字救护培训职工基地,并启动工会会员救护员取证培训。近年来,全市培训应急救护员13.8万余人、普及培训130.1万余人次,分别占户籍人口的3.11%和29.34%,取证培训年均增长36.95%,普及培训年均增长19.27%,处全省领先并接近国内大城市水平。
       三、积极融入文化文明行动,助力风尚绍兴建设
       1.红十字“三救三献”工作列入《绍兴市文明促进条例》。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专门出台鼓励和支持参与救护培训、志愿服务和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捐献等政策措施,全市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登记6175人,已成功捐献22人。市文明办、教育局连续五年支持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在各理事单位特别是卫健委和各大医院支持下,仅市级组建红十字医疗志愿队8支,新增志愿者190人。2018年全市开展志愿服务2630场、服务群众313340人次。
       2.红十字工作纳入“书香绍兴”和城市书房、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建设。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红十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红十字博爱家园与书香绍兴有机结合,全市已累计在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红十字服务站点351个,开展救护技能培训426期,受益39163人次,取证4953人,村村有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即将成为现实。
       3.积极建设红十字文化主题公园,开辟红十字精神文化家园。通过市建设局等支持,依托社会资本建立红十字文化主题公园,已先后接待境内外有关人士和本市红十字青少年30余批次,成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
       4.联合主办“博爱绍兴”主题文化活动。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支持下,组织红十字主题宣传文化活动、雷锋广场公益活动等,定期推荐红十字好人好事参评各级各类“好人”、“模范”、“最美”,全市红十字系统已累计涌现“中国好人”3名、省市“道德模范”和最美绍兴人12名。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并主持红十字主题新闻发布(通气)会4次,近五年在市内各大媒体刊发红十字正能量宣传信息2552条(次)。
       5.推动城乡移风易俗,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市民政局积极支持器官(遗体)捐献者殡葬工作,并筹划捐献者专用墓地,市卫健委落实县级以上医院全面建立器官遗体捐献标准化工作站,绍兴文理学院支持建设4+X“生命礼赞”缅怀场所,全市累计实现器官捐献67例,遗体(角膜)捐献112例,其中2018年捐献器官、遗体(角膜)45例,占历年捐献总量的1/4。诸暨安华镇安华村54位村民集体志愿登记器官(遗体)捐献,成为推动农村全域精神文明提升的示范。
       四、积极帮助最易受损群体,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各理事单位和志愿队连续10年协助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理事单位精心摸底,与民政部门错位帮扶,协助红会送达捐赠款物2194.81万元,27805户因病因祸因残致贫返贫的困境家庭受益,救助额度和受惠家庭年均分别增长7.28%和8.07%。
       2.各理事单位、爱心人士广泛设立“博爱救助金”项目。在省内率先试水“互联网﹢公益”,连续三年借助“腾讯99公益平台”发起公益项目,各理事单位积极发动一起捐,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媒体连续呼吁,仅三天时间网民捐款14427人次,2家企业配捐,众筹70余万元,全额用于山村妇女两癌筛查、捐献家庭微心愿和山区老人防跌包。由理事或理事单位捐赠先后建立红十字大病救助基金、博爱助老基金和个人发起的人道救助基金,均系省内首个,规模均为100万元。2018年新增助医、助困关爱项目4个,资金规模164万余元。
       3.主动承接红十字参与养老服务全国试点。成为全国7省14地市之一,在市民政局支持下,建立24个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对养老机构95%从业人员实施救护技能培训,每个机构均落实救护员;联合探索建成“老人能力评估中心”;与在绍高校共建养老护理员和救护员培训基地;依托市内医疗专家、学者主编《居家养老应急救护》科普读本。全市新招募助老服务志愿者615名,建立助老志愿服务基地(点)17个,宝业集团主动设立“博爱助老”项目,为全市91家养老机构配备助老康复设施,价值30万元。
       近五年来,在各理事单位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全市累计募集社会捐赠款8750.86万元,支出救助款8423.71万元,接收物资588.69万元,拨付物资757.77万元,受助困境群众192347人次。
       五、积极开展对外援助交流,助力扩大绍兴影响
       1.积极参与备灾救灾工作。全市已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8支,40%已建党支部,市应急办积极给予支持,并参与应急演练指导,绍兴新昌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代表浙江参加全国应急救灾演练,分别受到国务委员王勇、省长袁家军的接见和表扬,已有7名队员入选国家救援队。此外,新昌、诸暨救援队先后派赴余姚水灾、遂昌山地滑坡、浦江搜救等周边地区开展救灾救援工作,得到上级红会和周边市县党委政府致信表扬,打响绍兴红十字救援品牌。
       2.积极参与中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工作。在援疆、援川指挥部牵线和发改、民政指导下,主动对接四川阿坝州马尔康、乐山红十字会,积极承担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助学等工作,同时募集所需物资公允价64万余元,元旦前后提前托运到对口县,委托送达建档家庭,同时对口支援新疆阿瓦堤人民医院20万元,建立输液监控设备、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3.不断扩大红十字组织对外交流。国外红十字团组2批次、76人,分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的政府、议会、高校、消防等领域来绍学习考察,得到了市外办、台办、公安等支持,同时接受台湾红十字组织交流1批、25人,国内天津、广西柳州、四川乐山等8省12地市80余人来绍考察,扩大了绍兴知名度、美誉度。此外受到上海、湖北、吉林等省级红会邀请作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