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何卫星从抗拒到理解,到成为儿子这个心愿的执行人,她说,不为别的,只因为这是儿子想做的事,器官捐献是能帮助人的事,盼着儿子的遗体能为医学研究做贡献,“如果能找到治疗胶质瘤的好办法,世界上就少一个我们这样的伤心人”。
突如其来的重病打破了宁静的生活
何赛军的病情是5月5日那天突然恶化的,5月6日,情况更加危急,因为在红十字会进行了器官和遗体双捐献登记,诸暨人民医院医生联系了器官协调员胡慧。何赛军被转到浙一医院,经过严格的脑死亡判定后,为随后的捐赠做准备。何卫星夫妻两陪着儿子一路到了杭州,在离医院一路之隔的酒店安顿下来。
何赛军是山下湖枫江村人。患病之前,他是做电脑生意的,父母在长沙工地打工,一家人过着充实的小日子。何卫星说,她清楚地记得2008年9月12日,这一天儿子打电话跟她说摔了,身体有点不舒服。
“当时我从没想过会是什么严重的病,他从小就很健康,以为他只是太累了。”何卫星说,赶回诸暨后,她才意识到,儿子的病不那么简单。胶质瘤这个病,何家人从未听过,专业医疗用语他们听不懂,但医生的一句,这个病很难治,他们听得不能更清楚了。
何赛军所患的是胶质瘤1到2级,是良性肿瘤,说它难治,是因为肿瘤的位置不好,处于脑干深处,当时,他身体右侧行动力受到影响,语言功能受损,眼睛看东西有重影。
找医院,寻专家,9月24日,何赛军在上海某医院做了手术。手术进行得很成功,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何赛军的一天天好起来,受损的身体机能也渐渐恢复。在这之后,父母跟他几乎寸步不离,父母到哪,都把他带在身边,至少有一个人陪着他。
儿子要捐器官和遗体,母亲又气又急
2013年,临近端午节的一天,何赛军突然认真地跟母亲聊起了一件事。他说,假如有一天病复发了,他有三个愿望:希望父母能修葺房子,漏水的地方修一修,房间卫生间简单装修一下;不要做第二次手术;把遗体和器官捐了。“听到第三个愿望时,我当时就一个感觉接受不了。他是儿子,我是妈妈,他怎么能跟我说这样的话,我当时跟他说,不要说这种话,否则我不理他了。”
但儿子的每句话,做妈妈的其实都听在了心里,她跟丈夫说,房子就按儿子的意思,抓紧休整。“他有的时候就坐在房子前的大路边,看着我们的家。我们家是90年代造的,确实比较旧了。”何卫星说,没想到儿子已经早一步在村里喊了木工,“我明白他的用心,他曾经跟我说过,如果他不在了,我们就更不会装修房子,他想要我跟他爸有个像样的地方住。”
2015年,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何赛军的病复发了,而且更加来势汹汹。头痛、眼睛看不清、摔倒……按照他的心愿,没有进行第二次手术,一直用药物治疗。
遗体捐献的事再一次被提起是去年的8月13日,那天,何赛军出门跟同学吃了一餐饭。回家后,他跟母亲说,遇到了一个红十字会的人,了解了遗体捐献的流程,“当时他跟我说,‘我要是昏迷了,你一定要帮我在捐献单上把名签了。’”
依旧很不愿意触碰这个话题的何卫星,这一次按耐住情绪,静下心来,听了听儿子的想法。“他说,这样可以帮助一些人,我觉得我要支持儿子。”何卫星说,她也慢慢开始理解了儿子的心愿。可何卫星没有想到的事,儿子的病恶化得那么快。
今年农历新年前后,何赛军就不怎么能说话了,头胀,看东西重影,要摔跤,吃不下饭……这些症状又开始折磨他。
3月25日,何赛军到中医院住院,做了核磁共振,片子看上去情况很糟。何卫星拿着片子到人民医院,曾经给儿子看过病的大夫处询问病情,随后转院到了人民医院。医生很坦白地说,日子不长了。何卫星想到了儿子最后一个愿望,忍着悲痛向医生说了捐献器官和遗体的意愿。
医生帮他们联系了市红十字会。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上门之前,何家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何赛军的大伯,叔叔,阿姨,姐妹都来了,他们意见一致,要为何赛军完成最后的心愿。
4月11日,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市人民医院,签捐献志愿书。
至少有5个人,因为他重获新生
何赛军的这份志愿书,至少给了5个人新生的机会。
昨天上午10点多,何赛军被推出住了两天的重症监护室,送往三楼的手术室,器官摘除手术将在那里进行。何卫星和何建法贴着儿子躺着的那张床,一路走,一路喊着他的名字。父亲和母亲悲伤的情绪在何赛军被推进手术室通道后爆发了,喊着“军军”,放声大哭。
手术室内,在向何赛军鞠躬致敬后,开始器官摘除。
12点38分,何赛军的心脏在另一个人的胸腔中恢复跳动。除此之外,肺肝肾胰腺,也将带着他的心愿,移植到他人身上。
浙一医院综合ICU主任方强说,对捐献者来说,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对他的家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他会以另一种形式活着,“像何赛军这样,捐了那么多器官,连遗体一起捐,这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是很少见的。”
下午1点,手术完成,何赛军被推出手术室。送完杭州市殡仪馆,做最后的告别。下午2点45分,签完遗体交接单,何赛军被送上浙大的车。按照他的遗愿,他的脑组织也将捐献出来,用作医学研究,而他的遗体会成为一名无语良师,他的名字也将刻在浙江大学的“无语良师”碑上。他曾经那么想成为一名老师,最终也成了一名老师。
除了何家人,陪伴何赛军走完这段人生历程的还有浙江省红十字会和诸暨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何赛军是我市第一个把器官和遗体都捐献的人,他们一家人都是伟大的,他们无私的行动让人敬佩。
何卫星说,儿子是个乐观的人,生病了,也总是笑着说,他是得这个病的人当中活的时间长的了,都十年了。
何卫星说,儿子是个善良的人,他拒绝了康复期间给他做媒的人,因为他说,不能害姑娘。
何卫星说,儿子是个聪明的人,从小成绩就很好,想做的事都能做成,看,这最后的心愿也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