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新昌县红十字会收到了两笔数目为47元和17元的善款,送来善款的人名叫张德华,而捐款人一栏却分别写着“郁彬”“邹蕴”,张德华为何要以他们的名义捐出这两笔善款呢,张德华与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张德华今年61岁,老家是湖北省监利县,2006年携妻子孩子来到新昌开了一家小门店,主要负责帮顾客修鞋、擦鞋以及皮具产品洗护保养。夫妻俩待人真诚和善,积累了不少老顾客,郁彬和邹蕴就是其中两位。
老张总共有三本记账本,本子表面已用胶带“缝补”了几次,纸张有些微微泛黄。老张说,熟客来店里消费都会提前预付一笔钱,每消费一次就扣除一些。账本的每一页是用蓝色圆珠笔整齐划分的格子,姓名、日期、金额、剩款等四栏项目清楚地记着客人每一次在老张店内的消费情况。老张小心翼翼地翻开郁彬和邹蕴两人的账页,账页对折后分别夹着写有两人名字的“公益事业捐款统一票据”。
前不久,老张忙完手中的活,翻开账本看到名叫邹蕴的客人最后一次店内消费是在2014年11月27日,“余额”一栏显示还有47元预付款未消费。老张记得邹蕴是江苏无锡人,当时在新昌工作,时常来店里消费。为何时隔一年之久没见到邹蕴?老张按着账本上邹蕴预留的手机号码拨了过去。
“邹女士,我是鞋店老张啊,一年多没见你来了店里了呢。”老张亲切地交谈着。后来得知,早在一年前邹蕴就回江苏老家生活了,以后也不会再回新昌工作。当老张谈到47元未消费的预付款时,邹蕴说:“这钱您就留着吧,当我支持你的鞋店生意。”老张却有些“固执”,“钱不是我自己的,我不能要,要不我就把它当作慈善款捐给红十字会。”这个想法一出口便得到了邹蕴的极力赞同。同样,另一位名叫郁彬的客人也表示愿意将17元未消费的预付款捐给红十字会。通完电话后,老张长叹了一口气,拿起手中的笔,在两人的账页下写上“捐红十字会”几个字,并将捐款的收据以照片的形式发送给了他们。搁在老张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下了。他表示,万一以后不开店回老家去了,所剩的预付款他会逐一征求客人的处理意见。
其实,鞋匠老张已经不是第一次来红十字会了。早在2014年10月8日,老张就已经帮助他的一个客户石慧向红十字会爱心捐赠了336元的善款。同样的是这位客户也在他的账本上留下了36元未消费的预存款,不同而是,由于没有联系方式,他苦苦寻找了3年之久,最后却得知她已经不幸去世。石慧的丈夫有感于老张的诚信,同意了老张将36元预存款转为慈善款的建议,并另外拿出300元,托老张将两笔钱一起以妻子的名字捐到了红十字会。
36元,17元,47元,善款数额不大,但是浓浓的都是爱心,谢谢鞋匠老张坚持诚信为我们带来许多的爱心,这些爱心将汇成一股暖流,温暖了我们的心灵,将“博爱、人道、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