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中华骨髓库,只为能救人
现年30岁的严梁宇此前一直在上海做泥水匠,在06年3月一次街头献血中,严梁宇接触到了一个原本他不熟悉的名词:造血干细胞。“捐造血干细胞和献血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救人。”严梁宇说,经过半个月的考虑,严梁宇特地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前往上海市血液中心进行血样采集,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
“绍兴的严梁宇与上海一患者HLA初配成功了,需要进行高配确定。”2007年11月的一天,当市红十字会将这一消息告诉严梁宇后,严梁宇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如果成功配型,那么我很可能是使对方继续生存下去的唯一人选,可以挽救一个生命。”
高配结果不久就出来了。“比自己中了500万还兴奋。”严梁宇这样形容知道高配成功后的心情,本次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对象是上海儿童医院一个7岁的男孩,对方患的是慢性白血病,由于是稀有血型RH阴性,配上的几率为万分之一,非常不容易。
二、捐献造血干细胞,行进在路上
“当我在捐献同意书上签字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有动摇过,更没有想过要放弃。”4月7日,在市红十字会和市中心血站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严梁宇前往浙江省中医院。一路上,严梁宇一直拒绝新闻媒体对其的采访。“我不是为了出名,我只是觉得只要我有能力,我就应该去救人,这是一种社会责任。”
4月7日下午,严梁宇抵达省中医院,医生随即为其做了血糖、血压等简单检测。而同日,小患者也在进行着接受捐献的前期准备,对骨髓中的淋巴细胞、肿瘤细胞进行全面封杀,将身体“清空”,形成一个没有免疫力的“空房子”,进入无菌舱,等待“生命种子”的植入。
自7日起,严梁宇连续四天注射“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来。“严梁宇身体状况很好,心态也很平和。”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周郁鸿说。
11日上午8时至11时,严梁宇顺利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随后,这180ml“生命种子”经过处理后,放进了专用箱,由浙江省第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沈愈和另一位志愿者护送着这个“救命箱”,于下午1:20登上了去上海的火车。在上海儿童医院方面,随时做好植入准备。沈愈介绍,造血干细胞箱进站时,不能过安检口,因射线会杀死细胞。另外,在车上,他还需按时摇动悬液,以防凝固。
三、捐献“生命的种子”,不损害健康
医学证明,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破坏是保持平衡的,捐献造血干细胞仅仅只是用药物将造血干细胞排放到外周血,接下来的过程就相当于一次普通的献血。造血干细胞来源于红骨髓,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可以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液循环中,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最关键的就是捐献者与患者之间的HLA(白细胞抗原分型)配型,而配型成功的几率非常低,通常情况下,只有1/400-1/10000,稀有血型的相合率更低。
目前,我国共有70余万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浙江约有17500名市民入库。绍兴目前入库的市民有1000余人,严梁宇则是绍兴配型成功的第一人,是浙江省第19例,也是浙江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个农民,由于观念的原因,此前的捐献者都是城市居民,也是全国的第915例。
绍兴、杭州的志愿者也来到医院,为严梁宇助威。浙江省第7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沈愈说,他曾是医生,他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怎么回事。2006年9月,他捐出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受捐者是北京的一位军人,沈愈说自己的身体至今没有任何问题,那位军人据说目前身体状况也不错。
严梁宇以实际行动为绍兴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开了一个好头,他高尚的思想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也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加入到这个守护生命的队伍中来。
(绍兴市红十字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