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绍兴晚报》:身体没有任何不适3个半小时成功提取

   晚报记者昨在杭直击绍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全过程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患者最有效的手段,由于其配对成功的几率奇低,迄今为止,全国仅有915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其中浙江有19位,这第19位就是上虞小伙严梁宇,他也是绍兴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昨天,严梁宇在浙江省中医院捐出了他的造血干细胞,这些珍贵的生命种子迅速被送到上海,并于当天被植入一位7岁白血病小患者的体内。绍兴市市长助理丁晓燕、绍兴市红十字会领导及上虞市政府领导专程到医院看望了严梁宇。

  躺在床上谈笑风生

  记者早上8:00赶到省中医院时,医生正在做取造血干细胞的准备工作。在严梁宇的床头立着一台“血细胞单采仪”,接下来分离造血干细胞就全靠它了。医生把塑料针管的一头扎在严梁宇的左臂,一头扎入右臂,中间连通“血细胞单采仪”,一个血液循环系统就形成了。8:10,准备工作就绪,血液开始从严梁宇的体内流入机器,红色的造血干细胞悬液被一点点分离出来,血液仍然回流进严梁宇的体内。

  医生介绍,整个过程将持续3个半小时,届时将分离出一小袋造血干细胞悬液。躺在病床上的严梁宇表情平静,说身体没任何不适,他还笑着介绍,今天早上在西湖边逛了一圈。

  可能是农民中的浙江省“第一人”

  严梁宇是AB型血,Rh阴性,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血型,整个绍兴市也只有七八个人。2006年3月13日,在上海做泥水工的严梁宇因为下雨天没出工,骑着自行车来到了附近的上海市血液中心,要求献血。工作人员测量后认为他血压偏高,严梁宇解释,可能是骑车的缘故,工作人员说,那就献200毫升吧。不久,严梁宇报名成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这才有了后面配型成功的故事。

  严梁宇说,他也是偶然看了电视上的宣传才去做志愿者的,当今年1月红十字会告诉他高配成功时,“像中了彩票一样。”惊讶之后,他也有犹豫,“但我不能拒绝别人对生命的渴望。”至今,除了刚刚领结婚证的妻子,他的父母及一个弟弟还不知道他要捐造血干细胞的事,“怕他们想不通。”事实上,高配成功后,志愿者本人同意而家人不同意最后不得不放弃的例子已经多次发生过了。有人告诉严梁宇,他很可能是浙江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个农民工,由于观念的原因,此前的捐献者都是城市居民。

  绍兴、杭州的志愿者也来到医院,为严梁宇助威。浙江省第7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沈愈说,前天他和严梁宇交流了很久,知道小严刚刚结婚,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影响生育。沈愈说,他曾是医生,他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怎么回事。2006年9月,他捐出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受捐者是北京的一位军人,沈愈说自己的身体至今没有任何问题,那位军人据说目前身体状况也不错。

  火车送到上海

  躺在床上的严梁宇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时间很快过去,11:40左右,医生喊,好了,开始拆下针管。“憋死了。”严梁宇下床就进了厕所。

  医生把从严梁宇身上分离出的17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取下,经过处理后,放进了专用的小箱。箱里已铺好冰块,造血干细胞须在4℃以下保存。7岁白血病小男孩已经在上海医院的无菌仓里等着了,沈愈和另一个志愿者护送着这个“救命箱”,于下午1:20登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上海方面将在火车站迎接。记者昨晚获悉,严梁宇的造血干细胞已顺利输入男孩体内。

  沈愈介绍,造血干细胞箱进站时,不能过安检口,因射线会杀死细胞。另外,在车上,他还需按时摇动悬液,以防凝固。(记者 钟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