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昌县首例角膜、遗体捐献者王玉妃
早上9点35分,在新昌县人民医院,49岁的本地农民王玉妃完成了身前的心愿,成功捐献了一对眼角膜。这是新昌县首例角膜、遗体捐献。她的眼角膜将帮助两个人重见光明,遗体也将用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和研究,这是崇高的价值观,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必将推动我县的人体器官(遗体)无偿捐献工作顺利开展。
8月6日,身患肺癌的王玉妃主动找到了自己所住的县人民医院的人体器官捐献兼职协调员,表达了她无偿捐献人体器官的意愿及决心。当天,县红十字会两位工作人员就立即赶到了医院,在了解她的具体捐献想法、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后,依照相关的工作流程,向她解释了人体器官捐献的有关知识,并指导她及家属完成了角膜、遗体的书面登记。虽然,当时她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但是,依然笑脸相迎,表示自己将继续坚持治疗,绝不放弃生的希望。
此后,医院的兼职协调员一直关注她的病情变化,并注意与县红十字会保持联系。9月19日,红十字会得知王玉妃的病情已经恶化。但是,医生没有放弃,对她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治疗。但不幸的是,病情一直没有好转。9月20日凌晨3点45分,志愿者王玉妃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经医院医生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王玉妃的直系亲属是她的两个儿子,目前都在杭州上大学。虽然母亲离世,万分悲痛,但是他们知道妈妈这么做不只是为了帮助别人,也是为了给他们留下热爱生命、奉献社会的精神财富,两兄弟决定尊重妈妈的遗愿,帮她实现角膜和遗体的无偿捐献。
3点50分,家属主动将噩耗通知了县红十字会。4点05分,新昌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赶到了县人民医院。在再一次确认家属的捐献意愿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省人民医院防盲指导中心及浙江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实验室。8点半,新昌电视台、《今日新昌》、《绍兴日报》的记者就位,共同关注此次爱心捐献。
9点35分,王玉妃的一对角膜被成功取出,防盲办的专家和浙江省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立即携带装有角膜的爱心保温盒赶往等待移植的患者所在地。绍兴日报的曹记者在得知王玉妃的家庭情况后,马上拿出了1000元,表示这样的义举应该受到赞扬,有这样高尚品格的贫困家庭应该得到社会的尊敬和帮助。下午3点,依照家属的意愿,县红十字会帮忙联系了新昌殡仪馆,安排举行了王玉妃同志的遗体告别式。县红十字会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了告别式并对她的家属进行了慰问。
作为新昌县首例角膜、遗体捐献者,王玉妃的义举感动了很多人。她的爱心定能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