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康过来,我们一起给你哥哥鞠躬,希望他在天上过的快乐。”李思琼和丈夫拉着小儿子宇康的小手,一家三口在郑裕川墓前鞠躬。
郑裕川,4岁那年被查出患有“间歇性肌营养不良症”,在床上躺了13年。去年12月24日,年仅17岁的他在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安静地闭上了双眼。在他离世前,做出了一个决定,捐出自己的角膜,并最终说服了他的父母。“捐献眼角膜是他的最后心愿,希望得到捐助的人能重见光明,从此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李思琼望着墓碑上小川10岁时的照片说。
“我知道你们家里遭受了不幸,但庆幸的是小川妈妈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没有抛弃这个家。”志愿者李秀贵为小川父亲郑福明加油鼓劲,现在政策越来越好,社会上好心人也很多,我相信你们的坚强和勤劳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另一队志愿者来到文化社区施坚群老师的家中,她先生何老师已经等候在家中。由于施老师是遗体捐献者,没有墓地,志愿者们就在她的相片前献上了菊花、鞠了 躬,表达了哀思之情。
从何老师口中了解到,自从去年10月施老师遗体被医院接走后,他始终难以接受事实,总是觉得人还在。后来,以前的同事经常过来陪他,还有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也会来看望他,现在情绪已经好了一点。
上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杨冬娥说:“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会组织遗体捐献者家属到此祭奠遗体捐献志愿者,虽然他们没有留下骨灰,没有留下墓地和墓碑,但是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生命,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尊重。”
据了解,目前上虞市前来咨询和登记器官、遗体捐献的人慢慢增多,至今年3月底,器官捐献登记3人,角膜捐献6人,遗体捐献24人。